蜀商证券
中国在东海上新建油气开采设施
对东海分界的中日不同主张
近日,日本政府就中国在东海建设新设施一事向中方提出抗议,要求中方停止单方面资源开发活动。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东海油气开发活动位于毫无争议的中方管辖海域,完全是中方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范围内的事情,中方不会接受日方的无端指责。
看似是单一的海域开发争议,背后掩藏着其不可告人的动机:一方面,日本试图通过制造事端来炒作“中国威胁论”,从而转移国内民众对内政问题的注意,同时,也为日本增加防卫预算、增强军事存在制造新借口;另一方面,日本希望借此向美国等盟友示好,争取在政治、军事、经济(尤其是关税方面)上获得更多支持,从而实现其在地区事务中扩张影响力的野心。
事情的缘起是日本外务省宣称在东海所谓“中间线”的中方海域一侧,发现了一座新建筑物,并以此为由要求中方停止“单方面”的开发行为。但所谓的“中间线”是日本单方面炮制的概念蜀商证券,从未得到中方承认,也不符合国际法。按照国际法中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中国对东海部分海域及其资源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权利。中国此次建设新设施的区域,完全处于毫无争议的中方管辖海域,中国的开发活动合理合法,日本根本无权置喙。
日本的这一行为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从历史经纬看,中日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日本单方面炮制“中间线”概念,试图将东海资源开发的范围按自身利益切割,而中国始终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主张对东海部分海域及资源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权利。这种法理认知的根本差异为日本的抗议埋下了长期伏笔。2008年中日曾达成《关于东海问题的原则共识》,但2012年日本“购岛”闹剧打破了协商氛围,此后日方在东海问题上愈发强硬,此次抗议正是这种历史分歧的延续与升级。
从现实利益看,东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与战略航道价值是核心诱因。中国一侧海域因水深较浅(约400米)、地形平缓,油气开发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而日本一侧受冲绳海槽(最深处2716米)地形限制,开发难度极大。自身开发能力不足却觊觎资源利益——使得日本对中方的正常建设活动格外敏感,试图通过抗议延缓中方开发进程,争夺海洋资源的主导权。
从国内政治看,日本右翼势力的推动与选举政治的需求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抬头,部分政客为迎合右翼选民、转移国内经济低迷的注意力,刻意炒作“中国威胁论”,将东海问题作为塑造“强硬形象”的工具。此次日本政府的抗议既是对国内右翼势力的回应,也是政客们巩固自身政治地位的手段。
而从地缘博弈看,美国的纵容与支持为日本壮了胆。美国为了推行 “印太战略”,将日本视为遏制中国的“马前卒”,通过强化美日同盟、频繁军事演习等方式为日本站台,让日本产生“有恃无恐”的错觉。
除美国外,现在尚无其他国家公开支持日本的抗议。东海问题本质是中日双边争议,其他国家或保持中立,或仅泛谈“地区稳定”,就连与日本同为美国盟友的韩国,因与日本存在独岛(竹岛)争议等矛盾,也未站队支持日方。
日方的抗议蜀商证券,本质上是对中国主权权利的挑衅,但其背后的多重动因无法掩盖其行为的不合理性。
过去,日本在东海问题上屡次上演闹剧。
2004年,日本就开始在东海问题上频繁制造麻烦。当时,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倡议,展现出极大的诚意与善意,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妥善处理东海的资源开发问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然而,日本方面却无理要求中国先提供春晓油田地质数据,在这一无理要求被中方拒绝后,日本便开始对中国在东海的正常开发活动横加指责。
多年来,日方时不时就跳出来指责中方在东海的油气开发,还抛出荒谬至极的“吸管效应”理论,声称中方即使在自己海域内开采油气,也会像吸管一样“吸走日方资源”。这不过是日本为干涉中国东海开发制造的借口,目的就是为了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实现不可告人的野心。若按日本单方面划定的“中间线”划分,日本将非法占据本应属于中国的大陆架区域,这将实质上严重损害中国的合法权益,本质上更是对国际海洋法的公然践踏。
2008年6月,中日双方曾就东海问题达成《中日关于东海问题的原则共识》,双方同意在东海部分海域进行共同开发,这为搁置争议、增进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在2012年,日本政府上演了“购买”钓鱼岛闹剧,悍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严重破坏两国关系,致使东海共同开发协议的落实陷入停滞。
石破茂政府上台以下,外交政策趋于强硬
中日海上保安力量在钓鱼岛的对峙,实力决定一切
日本在东海问题上的种种不友善行为,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怂恿与操弄。美国出于遏制中国发展、维护其全球霸权的战略目的,长期在东海问题上扮演着极其不光彩的角色:
●201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声称钓鱼岛“在日本行政管辖范围内”,因此是《日美安保条约》适用对象;
●2014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日明确表示钓鱼岛是 “《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开美国总统明确表态先河。同年,驻日美军司令施耐德宣称帮助日本应对中国船只“入侵”,以情报等能力监控钓鱼岛附近中方船只。
●2020年11月,当时还是美国“当选总统”的拜登与日本首相菅义伟通话,称钓鱼岛是 “《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 。
●2021年4月,日美军机在东海进行联合防空战斗(实弹)演练。
●2023年11月,美日韩举行东海联合军演,美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参与其中;同期,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无端指责中国在东海等区域“进行胁迫”。此后,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斯致电日本防卫大臣强调钓鱼岛受日美安全条约管辖。
多年来,美国持续向日本出售F-35战机、“战斧”巡航导弹等先进武器,通过贸易协定等强化经济联系,将日本牢牢绑定在遏制中国的战车上,纵容其在东海对中国发起挑衅。
美国在东海问题上对日本的全方位支持,其核心目的是将日本当作遏制中国的“马前卒”,妄图通过挑起中日矛盾蜀商证券,打乱中国和平发展的节奏,分散中国的发展精力,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本文由《司马平邦说》与南风青创工作室合作制作)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